——高沙镇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大力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高沙镇素有“小南京”美称。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63个村4个社区,13万人。群众思想活跃、经贸繁荣。该镇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大力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服务群众,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力促科学发展。
一、 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改进干部作风
一是规范管理强作风。高沙镇在农村(社区)设立67个群众工作站,邀请县直各部门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共164人组成群众工作队伍,通过走访民情、了解民愿、理顺民意、建立台帐、解决民难的等一系列措施对全镇社情民意建立规范化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确立每月25-27日为群众工作站日和无会议日、每周二为村委会办公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的困难以义务代办或交办包干的形式逐一实行答复和解决。二是实践锻炼强作风。如部分从部队复员转业的青年干部,刚接触群众工作时觉得束手无策,镇群工办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管理、严格奖惩等措施,积极帮助青年干部学会了怎样与群众打交道,怎样做群众工作,怎样向群众学习。让这些青年干部由群众工作的“门外汉”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好公仆。三是典型示范强作风。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该镇在各群众工作站每月评选一面“流动红旗”,评选一名队员为“每月一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将6名优秀的群众工作队员选拔到中层骨干的岗位,5名表现优秀的队员得到推荐提拔。群众工作队员通过群众工作站的平台在农村基层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也切实服务了群众。
二、 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提高服务效能
该镇将提高机关效能作为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创新载体提效能。在全镇群众工作队员中开展“树标杆、夺红旗、争一流”活动和 “四比四看四改进”活动,(四比:比思想、比工作、比作风、比廉政;四看:看干劲、看方法、看落实、看实绩,四改进:改进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效果)。全镇共设立党员干部优质服务窗口7个,党员干部先锋岗13个。二是查找差距提效能。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近千群众对该镇干部作风进行民主测评,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改进,提升了基层党委的形象。三是强化监督提效能。该镇在群众工作中扩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阵地范围,对重大决策、项目建设、人事变动、财务收支、涉农收费等工作通过公布栏、公开信、群众代表座谈会、网络媒体等形式及时公开,并设立对口的征求意见箱,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使政府工作透明度大幅提升。
三、 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加强基层组织
一是创新农村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推行群众工作站、村支部、村委会、村级经济组织“四位一体”的方式,目前该镇全面启动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各群工站积极指导各村采取“两推一选”和“公推公选”的方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换届选举,确保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目前该镇第八届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已经全面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正在进行当中。如南水村党支部牵头注册成立了南水农渔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收了周边千余户会员,近千亩鱼塘开挖成功,引进各类特种鱼苗16种,先进养殖设备上百件,成为了湘西南最大的鱼苗供应基地。入社会员年每亩增收1500元。2010年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600亩,投资300万元兴建了一个集种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庄。2010年南水村成功创建市“新农村建设魅力乡村”、“全国先进计划生育协会”、“全国先进基层妇女组织”。二是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健全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机构。群工站指导驻点村设立村级纪检委员63名,通过民主推选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每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5人组成,主任由村纪检委员兼任。群众工作站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内重大事项决策、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廉洁自律、民主管理和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督。建立村级干部绩效考核档案,将“廉”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前段时间该镇各群工站指导各村进行村级组织任期财务清查和经济责任审计,为村级组织换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省的村干部集中培训班上该镇月英村还专门介绍了该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典型经验。2010年,该村成功创建省“文明农村社区”。三是认真开展“百姓评村(乡)官”和“勤廉双述”活动。该镇群众工作办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行村干部向群众公开承诺,向乡镇党委公开承诺,向群众公开述职,向乡镇党委述职、接受群众评议、接受党委评议的“双述职、双承诺、双评议”制度,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该镇还定期召开评议会,按季组织召开一次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贤达、退(离)休老干部、群众代表组成对党委、政府工作和驻镇各职能部门的评议会,促使各评议单位虚心接受批评、认真听取意见与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仅2010年就召开集中评议会10余次。
四、 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力促社会和谐
一是科学发展帮民富。通过群众工作队员的积极努力,农业方面顺利实施了南泥和南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今年筹备石榴土地平整项目、洪茂小农渠项目、新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两年来,该镇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涉农项目捆绑资金过亿元。并先后建立起万亩双季稻示范基地、3300亩渔业基地、千亩油菜基地、南泥500亩大棚西瓜基地、飞山村300亩供出口玉米基地。群工站帮助群众和雪峰贡米、优质粮食产业合作社及县肉食冷冻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工业方面群工办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同时也帮助返乡青年就近重新就业,优良的环境和服务使亿连手套、永进电子、铭智电子、杰诚电子等企业纷至沓来,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为民解困顺民意。如2009年县公安局驻忠信村群工站妥善处理了该村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并破获一起入室盗窃事件。2009年镇群工办帮助双河村、南水村、洪茂中学等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2009年底农蔬村村民曾广武家发生火灾,群工站率先捐款600元,并发动群众捐款三万余元。2011年初南泥村群工站为该村优秀贫困生刘青青联系帮扶了每年6000元的助学金。2011年镇群工办发动该镇易旺公司设立贫困青年助学基金会,首批到位资金12万元。三是积极息访保稳定。如南水村老上访户刘桂梅与其前夫的官司问题对判决结果不满而上访,群工站人员利用自己丰富的业务知识耐心向刘桂梅做法律解释工作,并与县法院协调处理此事,同时把刘的思想引导到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上来。在镇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的努力下,石堰双凤两村村民因乡企业办石堰园艺场土地承包问题集体上访和原粮食系统下岗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得到有效解决,成功息访。四是调处纠纷化民怨。2010年元月,该镇青云村群工站成功处理遗留23年的问题。该村白沙组村民向芳苏在1987年3月开拖拉机时撞伤太平组村民刘品辉,当时县农机局处理要求向赔偿刘9800元,但当时向只付了7000元。2009年5月底,刘品辉再次向向芳苏收取赔偿款未果,且两人有着强烈争论。2009年9月,青云村群工站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向刘二人的民事纠纷后,先后5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以向芳苏一次性向刘品辉支付欠款及利息、慰问金共1.7万元而告终。据统计,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全镇进京赴省到市上访6批10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56.8%;到县上访15批45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