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总结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 字号:
打印
  • 索引号:4305250009/2021-00222
    发布机构:县公路局
  • 所属主题: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2021-01-15
    公开范围:社会公开

2020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工作既定目标,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克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洞口县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乡村振兴当好先行。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路况质量全面提升

1.日常养护到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坚持以日常养护为主,以构建“畅、洁、舒、美、安”的通行环境为核心,以“精细化”养护为抓手,大力推进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狠抓日常小修保养,干线公路养护水平稳步提高。共清理水沟80余千米;整理路肩2万余平方米;清理塌方7000余立方米;修剪绿篱90余千米;桥护栏加高7座340延米;新增钢护栏300余米,新建连续式防撞墙160米;标线2711平方米;修复钢护栏360米;新建挡土墙2处346立方米,修复局部破损板800余平方米;裂缝处治5000余米;断角处治2580平方米;机械清灌缝40000余米;完成顽瘴痼疾整改11处;砍伐存有安全隐患枯树、病树600余棵;公路“六率”指标全部达标。确保了公路安全平稳运行,呈现出“畅洁舒美”的优美环境。农村公路养护:优化养护管理模式,改进考核管理手段,提高小修保养机械化作业程度。采用定额管理、计量支付的养护方式,聘用熟练工人实行异地日常养护。同时引用工程管理模式,确保每条线路养护正常化。2020年累计投入养护资金3095.3万元(国省补助488万元,地方自筹2607.3万元)。投入日常养护养护资金368万元;共聘用了28名养护一线工人,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常规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投入路面改造资金2034万元(其中X003线山门至水东沥青改水泥路改造工程2公里150万元、X118花古至七里公路破损路段水泥路硬化工程1公里54万元、Y055月溪至渣坪公路沥青改水泥路改造工程13公里1830万元);投入148万元完成县、乡、村道370公里水泥路清灌缝。投入中修工程资金295万元,完成X003水东至石江公路、X117竹市至路边公路、X010山门至大屋公路、Y008生龙至角田公路、X189竹市至秀峰公路破损路段换板及沥青罩面工程共计处理40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50.3万元,年内完成C057、C065、X119、C466等公路的畅返不畅整治。

2.全面管理到位。一是为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对养护考核办法进行完善补充,从源头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了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为做好路面病害修补工作,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路况调查,改变了道路通行困难的局面。三是为落实经常化、精细化养护工作,我中心把路面保洁、路肩培护、水沟涵洞清淤疏通、绿篱高草修剪和标志标识维护等纳入养护工作重点考核,使干线公路路容路貌显著改善。

(二)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1.国省干线公路:积极与省、市联系对接,第一批、第二批大中修计划已下达,我中心管养国省干线公路共有9.3Km纳入大修计划,部省补助资金1854万元。具体路段为:G320线K1496+900—K1497+733计0.833Km,部省补助资金239万元;G320线K1497+733—K1499+433计1.7Km,部省补助资金238万元;S248线K12—K14计2Km,部省补助资金410万元;S248线K14—K15计1Km,部省补助资金195万元;S248线K15—K18+767计3.767Km,部省补助资金772万元。

2.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生命防护工程累计投入3837万元,其中危桥改造工程591万元,现已完成危桥改造工程7座(全部为拆除重建,分别为红木桥、梅冲桥、石拢桥、半江河桥、白毛冲桥、茅铺桥、双江桥),完成省政府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交办的大屋乡康台溪桥、檀木乐庚桥;桐山乡马琵琶桥、琵琶二桥、永兴桥、南蛇桥、马颈桥等7座桥梁的集中整治。完成省厅“隐患清零”督查考核交办的S243塘里坳桥、S334东风桥、红日桥、白羊桥、韩家洞桥、王江桥、射江口桥、罗溪二号桥、茶路桥等9座桥梁交通安全提质升级改造工程,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生命防护工程3246万元,计划年内完成生命防护工程368公里。

(三)路政管理全面规范

1.结合“路政宣传月”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20205月份,开展全国“路政宣传”活动,今年的路政宣传月活动以“规范执法,服务为民”为主题,宣传公路法律法规、“放管服”改革、涉路施工许可、路域环境治理等方面政策法规和制度措施,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实效,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公路、关心公路、爱护公路的良好氛围,树立了良好的路政执法窗口形象,确保公路安全、完好、畅通。此次”路政宣传月”活动,共发放路政法律、法规宣传手册522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80条、拆除非公路标牌162块、清扫路障39处,出动路政执法人员30人次、宣传巡查车辆90台次。

2.文明规范执法,维护路产路权。重点抓好公路建筑红线控制,严格路政许可、非公路标志(牌)清理,狠抓各类路政案件查处,治理公路路域环境,坚持日常巡查,发现、制止各类违法侵权案件,严厉打击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法建设行为。办理路政处罚案件35处、路政赔(补)偿案件8处,制止违法建筑41处,拆除临时厂棚12处,清除路障780余处,拆除非公路标志(牌)530余块,取缔洗车加水点5处,书写宣传标语43条,签订爱路护路服务协议1840余份。

3.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保障公路安全完好畅通。加强对公路两侧违法建筑和违法广告、乱砍滥伐绿化林木(行道树)、违法设置平交道口及非法占用、挖掘公路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路域环境建设有了新的突破,路容路貌有了新的改观。

4.发挥驻站制作用,强化路政养护联防联巡。实现公路路政“驻站点”和养护道班联巡联防联控机制,实现路政巡查全覆盖、护路维权全到位,杜绝了公路“三乱”行为。

(四)安全生产全面扎牢

2020年来,先后制定完善了《春运公路安全保畅工作方案》《春运应急预案》《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公路防汛抗灾工作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三湘行”活动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有效开展了“春雷2020”“隐患清零”“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安全生产月”等专项工作。共开展安全生产例行检查18次,排查出一般隐患15项,已完成整改15项,整改率100%。全年实现“零”事故目标。

(五)应急抢险全面出击

2020年大年初一,因山体不稳和降水等综合因素,G320以西洞口县城至江口段多处发生山体滑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线、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民生线受阻,公路人闻“险”而动,主动“告别”与家人的团聚,迅速吹响抢险保畅“集结号”,积极应对降雨等恶劣天气灾害,没有发生交通长时间中断、人员车辆长时间滞留现象,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任担当,确保了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线畅通无阻。共处理塌方点10余处,投入挖机、运输车辆30台次,清理塌方体7000余立方米。

(六)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夯实

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和“不抓党风廉洁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理念,主动把党建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是抓实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重点从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保障等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强化标准化建设。二是抓实“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重点将本单位、3个驻村帮扶村的党建与脱贫工作互推互进、相融相连,定期研究部署,按期落实见效。三是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全局职工进一步强化了“四个意识”,树牢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增强了宗旨观念,带领职工积极投身到公路工作各项事业中来,为“六县建设”、脱贫摘帽贡献力量、再立新功。四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公路中心工作相结合,做好领导干部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上半年,没有出现违纪违规和被追责的现象。五是抓实创建廉洁单位。以创建“廉洁单位”为主要抓手,按要求开展创廉各项活动,并及时上报活动开展情况,大力营造“廉洁高效、担当有为、干净做事”的良好氛围,为公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六是抓实“转作风、提精神、促发展”主题活动。根据县委、县政统一部署安排,持续深入开展“转作风、提精神、促发展”主题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着重解决干部职工在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发展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我中心干部职工勤政廉政善政形象。采取融入日常学、深入研讨学、周一夜校集中学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形成了肯学、善学、活学新风气。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作风大整顿”活动,以走访调研形式“发现问题,找出病根,开出药方”,切实促进干部职工“转变思想”,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七)脱贫攻坚全面精准

强化责任担当,继续保持韧劲和定力,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部署和“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的验收标准对标对表,扎实推进脱贫摘帽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再回头看活动,加强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人员的作风管理,把更多心思、精力和时间用到脱贫攻坚上,努力把工作做到贫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确保高质量脱贫。我们共抽调7名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们对山门镇龙池村、毛坪村和毓兰镇卧龙村实行驻村帮扶,他们住村入户、走访遍访,通过宣传落实扶贫政策、改善公益基础设施、调整产业发展结构、美化村庄环境、清扫房前屋后卫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举措,扎实做好做细驻村帮扶工作,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帮助他们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2020年,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求,大力开展“金鸡财猪”“补损增收”“四看四强”行动,为山门镇龙池村拨款5万元、毛坪村拨款3万元,为渣坪乡客溪村、醪田镇新平村、龙江村各拨款2万元,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建立信心;为“美丽乡村”联系点——古楼村拨款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八)疫情防控全面到位

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中心高度重视,坚持24小时值班值勤值守,防疫物资保障到位,严格落实“日清扫、日消毒、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人员“零隔离”“零感染”。1月26日(大年初二,我中心派出第一批14名工作人员驻守黄桥、大水、高沙、江口等高速互通哨卡,协调配合属地人民政府把病毒阻挡于门外;2月11日,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局选派邱松龄同志到洞口经开区疫情防控一线任联络员,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其联系的4家企业,均无人被感染,企业复工复产有条不紊;2月12日,对机关院落和雪峰东路原公路局宿舍实施全封闭式管理;2月17日,每天安排1名领导、4名职工、1名保安专班驻守在局大门、宿舍区,全面做好车辆、人员登记管控和体温检测。疫情防控期间,克服市面防疫物资奇缺的困难,千方百计购入各类消毒、防护物资。共购置84消毒液300余瓶,酒精100余瓶,从省外购入医用外科口罩7200片;累计派出3批27名值勤值守人员,参与高速公路互通设卡、驻企联络,无一人临阵退缩,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贡献力量。

(九)“国检”考评全面进位

2020年是“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之年(简称“国检”),洞口县是“主战场”。对此,我中心全面动员、全面备战、全面加速做好迎“国检”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中不扣分、不被通报批评,为湖南省干线公路在全国排名进位中当好“排头兵”。迎“国检”期间,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3个月内完成了G320线、G241线、S248线计126公里迎国检备检工作;水泥路清灌缝34公里;水泥路换板240平方米;沥青路面修补1200平方米;沥青路面裂缝处治500余米;清理水沟90余千米;埋设里程碑28块,百米桩320根;修复、新增钢护栏1060米;栽树1600株;标线96公里;平交道口渠化80处。

(十)公路体改全面着陆

2016年1月1日原公路局由市管下放至县直管;2020年10月,根据中共洞口县委办公室 洞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洞口县机构改革涉改科级事业单位调整的通知》(洞办字〔2019〕58号)文件精神,县公路管理局、县农村公路管理所予以撤销,新组建了“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我中心现有职工368名,其中在职202名,退休166名。管养公路总里程2126.257公里,桥梁441座。人多、点散、线长、面广,管养任务重、责任大、经费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大量细致地做工作,职工思想和改革要求保持一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对接,公路体制深化改革工作取得圆满成效,确保了队伍稳定、人心不散、工作不断、事业发展。

二、发展面临的困境

1.“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瓶颈”:本级财政资金配套难以足额到位。

2.资金到位难,稳定路况压力大。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农村公路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资金、公路自然灾害防治经费、村道养护资金等未预算安排、未足额拨付,资金到位难,致使工作推进难、路况质量不高,在全省、全市考核中严重“拖后腿”。

3.公路灾害发生频率高,应急抢险经费缺口大。洞口地处山区,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如2008年、2010年岁末的特大冰灾,2009年“6·9”、2011年“8·5”洪灾2012年和2020年大年初一洞口塘以西山体滑坡、塌方等,公路、桥梁遭到重大破坏,运输接近瘫痪,损失千万同时,每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汛期都会对公路造成损毁,应急抢险、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少之又少,缺口巨大,稳路况保畅通相当难。

4.公路管理难,产权保护压力大。公路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随意占用挖掘公路、取走工程碎石、养护材料、侵害公路产权、破坏公路绿化、堵塞损毁排水沟、损坏附属设施。“马路市场”取缔难。老百姓乱摆摊担、占道经营、以路为市,已严重影响公路安全通行沿线垃圾池清理不及时。沿线垃圾池垃圾裸露成堆、清理不及时,形成“随风而去”,影响行车安全和破坏洞口文明美丽形象。

5.职工养老保险久而未决,矛盾大。2016年公路体制成建制下放至县里,原公路局所有人员养老保险信息至今还未录入系统、也未移交至县养老保险服务中心,退休职工工资仍按照2014年9月30日前的标准发放(退休待遇过低),也无法办理医疗保险,“老有所养”衍成“最难啃的骨头”,职工反响强烈,矛盾十分突出,极易造成不稳定因素,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

6.亦工亦农轮换工、农民代表工等历史上养过路的群体诉求解决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没有政策和经费支持,维稳难度大。该群体人数多(2015年摸底:亦工亦农162人、农民代表工187人),思想难以统一,所诉求的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支持,他们把到县公路局上访当成上班,相当频繁。并多次参与其他县市区组织串联到省集访,维稳压力大。

7.基础设施落后,单位发展难。好路是靠公路养护职工呵护出来的,而没有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养好、护好、建好公路只是“口号”。我中心机关办公场地狭窄,办公条件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公路高质量发展、应急指挥的需要,不符合现代公路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的需要。尤其是工班房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年久陈旧,安全隐患多,有些是危房,生产生活环境极差,一线养护职工不愿住,更不敢住,没有“家”的温暖感让职工对行业缺失了信心和认同。

8.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机械化养护推进难。早些年,我们提出养护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和组建中心养护,但因资金难题,大而先进且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9.公路职能被“弱化”,项目建设参与难。在公路建设(路网升级改造)和招投标中,没有充分发挥好公路部门自身优势(人才、专业、技术力量等优势),弱化了公路部门的基本职能(养、建、管),根本难以参与,甚至被“边缘化”

10.事业身份受限,干部交流难。公路队伍专业技术人才多,功底扎实,政治觉悟高,由于受事业单位和事业身份限制,对外互相交流、多岗锻炼的门“打不开”,综合管理型人才也“引不进”,单位发展面临“青黄不接”。同时,“以工代干”人员启用受阻,极大影响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强路的“活水”难以寻找到“源头”。

三、2021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提升县域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为本,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路网,建设“四好”“人民满意公路,开创“十四五”公路工作新局面,实现“开门红”。

1.打造“畅通”路网,让公路运输“更便捷”。精准成效,以“建”通“畅”,以“养”护“畅”,以“管”保“畅”,全面提升路网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高效推进“路长制”工作,下大力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侵害路产路权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支撑服务好脱贫攻坚,全面做好精细化养护,让公路运输更畅捷

2.打造“安全”路网,让公路运输“更放心”。精准方式,全面推进以“隐患清零”为主推进“平安公路”建设、以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为主推进“平安设施”建设、以灾毁恢复重建计划项目(大中修工程)为主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路网的安全保障水平,为公路运输系牢“安全带”、拧紧“安全阀”

3.打造“舒适”路网,让公路运输“更满意”。精准施策,强化“环保优先、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理念,深入推进依法治路、路域环境建设、日常养护大提升,拓展公路应急、救助、休息服务、智慧功能,把普通路网建设成为“幸福之路”、“幸福驿站”、“幸福之旅”,为公众出行提供优质服务。2020年,筹划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

4.打造“美丽”路网,让公路运输“更愉悦”。精准引导,致力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四好农村路”“人民满意公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结合,推进公路示范工程、文明示范路建设,打造“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风景线,充分展示洞口对外美好形象。2020年,力争将G320线打造成“绿色长廊”。

洞口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2020年12月3日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网站导航: